●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張威
| ||
| ||
| ||
| ||
| ||
| ||
| ||
| ||
| ||
| ||
|
5月19日至23日,咸寧市溫泉中學攜手教聯體學校舉辦“第二屆美育節暨溫泉中學第十二屆美育節”系列活動。今年恰逢溫泉中學建校60周年,本屆美育節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為核心,通過書畫展、分年級合唱專場、綜合展演等多元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深度融合。
此外,本屆美育節首次增設“非遺技藝體驗工坊”,由美術組精心策劃糖畫、漆扇、扎染等傳統藝術互動項目,讓師生零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手工藝的魅力,向學校六十載崢嶸歲月獻禮,展現新時代美育育人成果。
作為美育節的開篇,書畫展以“自然與生命”為核心,匯聚書法、繪畫、扎染、漆扇等傳統藝術與現代美學元素。七、八年級學生及青年教師共提交近千幅作品,其中約300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并集中展示。硬筆書法遒勁有力,水墨丹青意境深遠,剪紙作品栩栩如生,展現了青少年對生命之美與傳統文化創新的深刻理解。
在書畫展區旁,美術組特別打造的“非遺體驗工坊”成為美育節最熱門的打卡地。糖畫攤位前,老師們手持銅勺,以糖為墨、以板為紙,勾勒出蝴蝶、書卷抑或是卡通形象等圖案,甜蜜的創意引得眾人圍觀領取;漆扇制作區,師生將天然大漆與書簽、紙扇結合,設計出獨具古典韻味的漆染作品;扎染體驗臺前,白色布料通過捆扎、浸染,幻化成星空、青花瓷等意象,學生感嘆“每一幅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美術組負責人楊征表示:“這些技藝不僅是手藝,更是‘活’的文化。我們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傳統美學扎根學生心中。”
美術組將技藝體驗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活動前,教師通過微課講解糖畫歷史、漆扇的工藝分類及扎染的文化內涵;體驗中,通過現場示范,學生從模仿到創新,完成從“旁觀者”到“創作者”的轉變。學生們紛紛表示,傳統藝術真的很酷。
5月20日、21日,體育館內歌聲嘹亮,七年級全體班級分時段展開合唱角逐。必選曲目校歌《揚帆遠航》激蕩青春情懷,自選曲目緊扣勵志主題:如707班《做自己的光 不需要太亮》,719班《精忠報國》等則傳遞出昂揚向上的力量。音樂教研組專業評審從音準、舞臺表現力、團隊配合等維度打分、評獎,為后續活動注入澎湃熱情。
5月22日、23日的年級綜合展演專場堪稱視聽盛宴。英語情景劇《武林外傳》妙趣橫生;古典舞《清玉案·元夕·春頌》、民族舞《茶飄香》古韻流淌;爵士鼓表演《就是哪吒》熱烈奔放;吉他合奏《青檸》輕快悅耳;鋼琴獨奏《告別奏鳴曲》情感層次分明,語言類、音樂類、舞蹈類、樂器類節目輪番登場,充分展現學生多元才華與藝術創造力,現場掌聲雷動。教聯體學校咸安區馬橋中學也帶來了現代舞、情景劇,學生落落大方、演出投入,收獲了陣陣掌聲。 原創獻禮建校六十華誕的朗誦作品——《六秩芳華書卷長》,將展演推向了高潮。回顧學校發展歷程歷歷在目,詮釋校史中的重大時刻,贏得全場喝彩。
學校負責人表示,美育不僅是技藝傳授,更是文化認同的培育。六十年來,學校始終將傳統文化作為美育基石,這些體驗活動讓校園文化有了更深的厚度。
美在指尖,更在心間。本屆美育節通過“可觸、可感、可創造”的體驗形式,讓師生在互動中深化對中華文化的理解,為校園美育實踐樹立了新標桿,也為建校60周年增添了生動注腳。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鄂高考前心理護航為學子減壓 專題講座為考生注入“心”力量
下一篇:
赤壁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成立
許愛瓊(嘉魚)把小屋,建在南山用山中的蒼竹用湖邊的蘆葦籬笆墻上開滿太陽花墾半畝荒種上花生、土豆及南瓜從湖邊擔水給秧苗...
閱讀,就這樣以它豐富的滋味,滋養著我們的靈魂,讓我們在“酸、甜、苦、辣、咸”的交織中,不斷感悟,不斷成長,走向更加深...
○焦姣海洋是遼闊的,比海洋更遼闊的,是書海。書海茫茫,大凡能給人以心靈震撼、情感激越、思想啟迪以及藝術享受、視覺沖擊...
○王恬原以為歷史就是課本上一串串的年代人物表,生硬而單一,散發著一種陳舊書卷的潮濕氣味,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夫子愿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閑時光陰易過,轉眼2021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掰著指頭數數不夠上進的日子,間歇性勤奮,又上網淘...
■程應峰(溫泉)春閑時光,去熟悉的廣場尋訪一樹梅花。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河,這條河是維系鄉愁的最牢固的紐帶,既聯結過往,又承載希望,最后流向遠方。
口述/辜亞寧整理/記者陳希子“漢字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體系,盤根交錯,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
軍營的明天啊是神奇魔方戰士的夢想斑斕多彩輕輕幻現一道道燦爛無比的彩虹刺眼心愿有多大天地就有多遠啊給軍旗畫像像無微不至...
○陳希子淡淡的書香,韻味悠長,沁人心脾,那是來自于靈魂的香氣。也有不少書店積極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子,借助互聯網,通過線...